告诉我,你也跟我一样为“孩子总犯同一个错误”而抓狂过!孩子犯一次错,我积极纠正一次,结果他还是一错再错。一开始真的不理解,明明我已经用尽全力地帮他,怎么就不能让他记住并改掉这个错误呢?直到我看了这项脑科学的研究,才发现原来“懒得管”才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。
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一书中,用系统 1 和系统 2 来形容它们:系统1——直觉式思考:无意识且快速的直觉行为,纯自发、自主控制的状态。如:不用思考,我们可以脱口而出1+1=2;判断物体的远近;感受气温的冷暖;躲开突然砸过来的足球;察觉别人不友善的态度。系统2——逻辑式思考:需要集中精力,经过大脑思考判断,更复杂,更耗精力和时间。如:需要思考,才能算出 18X26;背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;说出某食谱的做法;避免某项目中的差错;处理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。
系统 1:读出左边每个颜色词,很简单;系统 2:说出右边每个词的颜色,很复杂。这是大脑的两套系统在抗衡:第一反应的脱口而出 VS. 深思熟虑的判断分析。丨《思考,快与慢》
对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的孩子来说,系统 1 占据上风,加上系统 2 需要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耗费更多的精力,所以孩子的行为更多是非理性的、带有惰性的直觉性行为,这才导致一个错误反复犯。但好消息是,科学家们发现,大脑对错误是敏感的,每次在错误发生前,大脑几乎同步就会出现一个脑电波ERN。[1]每次出错,ERN就会增强,下一次,大脑对同样事件的响应就会渐慢,也就是会逐步从不经思索的“直觉反应”,进化到启用“逻辑思考”来控制行为。犯错带来了大脑的成长,所以容易犯错的孩子,更容易在错误中有所收获。
但ERN的发展是缓慢的,没法一步到位。所以,犯错的现象依然会屡屡发生,只是会逐步减少。[3]总结起来,就是:犯错前,大脑确实是“明知山有虎”,但错多了,慢慢就会悬崖勒马,“不向虎山行”。所以,孩子总犯同样的小错,是正常的。只要我们给予时间,在不断地“复盘”和“控制”下,他们也能逐渐不再犯错。一个吃饭总是掉勺子、掉米粒的孩子,确实看着气人。最气是这顿说了,下顿他还犯,让人实在难以拿出耐心等待他们的“知错能改”。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乔·博勒,却用数十年深度研究学习规律,在结合神经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理念的基础上,打破人们的错误认知,明确指出:在乔·博勒教授的《学习天性》一书中,她举例了一项神经学家们做的研究,通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,监控做题者答对和答错题时大脑的活动状态,结果发现,大脑在答“错”题时比答“对”时更为活跃,表明大脑神经通路得到了增强和生长。实验得出结论:人们每次犯错,大脑神经元突触都会被激活,这会促进大脑的生长。[4]
图片来源:《学习天性》
他特别指出,建立高效神经回路的最佳方式,是“激活它,犯错,再激活”。也就是,鼓励孩子犯错,并且在不断纠错中,让孩子进一步掌握知识,提升能力。比起正确率,在错误中摸索理解力的边界,在试错、纠错中不懈挑战,不断突破,更能提升大脑的活跃度,发展脑神经的通路。
仔细观察,一个刚学自己吃饭的孩子,掉碗掉勺子是常态;慢慢地,餐具拿得稳了,但米粒还是掉一身;再大一点,米粒不掉了,但吃完用袖子随便擦嘴的恶习还在;好不容易再大点,桌面也干净了,吃完饭还知道擦嘴了,那时个头也快超过父母了……在屡屡犯错中,经历了妈妈千万次纠正后,我们的“熊孩子”终于习得了“好好吃饭”这件事。同时提升的,还有手部精细动作训练,手口眼协调能力,卫生习惯,饮食习惯,餐桌礼仪……我们无法一辈子给孩子喂饭,他们终归得在错误中成长起来。学会“吃饭”是他们的功课,学会“等待”是父母的功课。“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。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,那么,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。”每当我想开口训斥时,就会想想这句话,问问自己:当责备只能出气,引导才能让孩子向好,我该选择哪一个做法?不是只有孩子低头、屈服、认错,才能彰显大人教育的正确,体现孩子悔改的诚意。揪着错误的小辫子不放,只会让孩子关注如何“避错”而不是改错,让我们失去教育的良机,也失去孩子的信任。智慧的父母,会懂得对事不对人,不贴标签、不翻旧账、不幸灾乐祸,纠错不“揪”错。《超人回来了》里有这样一个片段,爸爸朴柱昊起床看到家里一团糟,满地的麦片,光着屁股坐在麦片堆中的弟弟,趴在地上吃麦片的小姐姐。面对灾难般的场景,他不仅没有发飙,反而是弯下腰,轻轻问姐姐是怎么回事?
图源丨《超人回来了》
姐姐战战兢兢地解释,因为弟弟饿哭了,所以她想拿麦片出来一起吃,没想到手一抖撒一地了。爸爸听完,摸摸姐姐的头,跟她说了声“谢谢”,简单地一句话,让姐姐如释重负之余,主动帮爸爸收拾起残局。所谓教育,就是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朴爸爸不需要多说,但道理姐姐就都懂了。大人给予的理解和支持,让孩子不畏惧犯错,并学着把注意力放在寻找解决方式上,他们会更有动力做好。孩子毕竟是孩子,无论是能力还是认知都无法跟大人媲美。很多时候,犯错的孩子不是顽劣不改,只是大人的要求太高。
“怎么又丢了,一天到晚丢三落四”——孩子总是马大哈,找不到书和文具,但其实大人也总是找不到手机、忘记带钥匙;
“拿完东西要归位,你到底记住了没!”——孩子总是不愿意收拾玩具,刷完牙不懂得收拾杯子,但其实大人也有邋里邋遢、随手乱丢衣物的时候;
“写好看点,你这字真是丑死了!”——孩子书写惨不忍睹,一横一竖写得歪歪扭扭,但刚学写字时,每一笔对他们来说其实都需要使上莫大的力气。每当孩子犯错时,蹲下身,用他的角度去看看,这件事是孩子“能力尚弱”,还是事件“难度太大”,亦或是大人的“要求太高”。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,听再多的大道理,也需要时间练习,才能内化成习惯。《孩子你慢慢来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原野上有一群乳牛,成天悠闲自在地吃草,好像整片天空、整片草原都属于他们。直到有一天,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,碰到了一条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线——那是界线,线上充了电。小牛触了电,吓了一跳,停下脚来——原来这世界上有去不得的地方,做不得的事情。”孩子的世界,最初并没有界限。界限的栅栏是在一遍遍的碰壁后才树立起来的。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犯错是关上了一扇门,实则是打开了一扇窗。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,曾用小猫走迷宫来做过一个“尝试错误”的实验。结果发现,最初小猫在迷宫中兜兜转转,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触碰到开门的机关,侥幸逃脱。可是当重复多次后,小猫瞎兜转的次数少了,花费的时间短了,成功的概率高了。训练到一定次数后,它们甚至可以直奔出口,熟练地触碰开关,快速逃脱。曲线表明猫逃脱迷宫的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
桑代克认为:小猫顺利逃脱的关键,在于不断地尝试。在反复实验中,慢慢消除那些无用的行为,记住那些有助于逃脱的行为,建立有效行为和目标的联系。孩子的每次犯错,其实也是如此。每一次试错,都是一次成长的摸索。每次错误中带来的尝试和思考,是比“准确无误”做对,更有价值的收获。面对错误,指导孩子走出误区,比指责孩子犯错更实际。聚焦错误行为本身,进行正确行为示范,让孩子的关注点落在“如何改”,而不是“为什么错”上。不要一上来就“归错”,先听听孩子怎么说。孩子对事件进行回顾的时候,也是自我纠错的过程。例如:“我刚才想拿明明的小汽车,他不借我,我就推了他。”(第一反应-直觉式思维)家长越能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,孩子越能够掏心掏肺地说心里话。顺畅的沟通渠道,能够让孩子遇事不逃避、不推卸,勇敢诚实地面对。例如:“我不是故意要推人,但他不给我,我就着急了。”(第一反应-直觉式思维)前面两步的倾听,让孩子的情绪有了疏通的渠道,情绪脑得以平复。此时,再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行为,他们的理性脑会觉醒,会更愿意做出理性的判断。例如:“不是,看到他哭了,我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。”(回归理性-逻辑式思维)引导孩子承担责任,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式,建立恰当的行为习惯。“我应该跟明明道歉,问问他可不可以把汽车跟我一起玩。”(犯错中成长的大脑)⑤“你成功解决了这次问题,下次同样情况,应该怎么办?”比起训斥孩子“你为什么总是做不好”,不如引导孩子“下次争取做得更好”。让孩子不只看到自己的错误,更看到自己的成长。发自内心的“知错愿改”,才能使孩子在面对挑战和难题时更有信心,更愿意挑战。正如《正面管教》中所讲:“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。当孩子犯了错误时,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于解决办法,而不是让孩子从中付出代价。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,教育孩子也一样,我们需要向前看,而不是揪着孩子已经犯的错误让他付出代价。”犯错是成长的必修课,每一次犯错,都是大脑学习的机会。智慧的父母都懂得“将错就错”,抓住教育的良机,助孩子成长。
今天再给大家推荐3本数学启蒙绘本 +1本数学游戏书!四套书搞定数学启蒙+小学数学!如果你还没有做数学启蒙,或者刚好处在幼小衔接,看这里就够啦!
编辑丨羚羊,人类幼崽观察家。
参考资料丨
[1] Single-Neuron Correlates of Error Monitoring and Post-Error Adjustments in Human Medial Frontal Cortex
[2] 《Neuron》:“强迫症”是怎么来的?感谢这些神经元教会我们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http://www.ebiotrade.com/newsf/2018-12/2018126165646501.htm
[3]《思考,快与慢》(美)丹尼尔·卡尼曼出版社: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:2012年07月
[4] 《学习天性》,(英)乔·博勒,中国友谊出版公司,2022年04月